tag 标签: 研究会

相关博客

分享 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筹备会召开
朱迪光 2016-8-12 00:12
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筹备会召开
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筹备会召开 8月7日下午、梅州市林风眠研究会筹备会在梅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召开。会议由本人主持,林勇军先生报告了前期筹备工作。与会的梅州文博工作者、书画家、收葳家、企业家以及市电视台等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经过充分的探讨会议决定拟在今年十一月林风眠先生诞辰116周年时正式成立林风眠研究会。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个人分类: 学术研讨|2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开办免费 “客家文化暑期培训班”的通告 ...
东方嘉俊 2016-7-11 16:25
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 “客家文化暑期培训班”开办招生启动 一、主题 举办客家文化暑期培训班是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通过培训班,请专家学者对客家文化进行全方位和概念性的讲授,参观和体验客家文化特色区等活动,对客家地域文化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传播,使参加者对客家文化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参加者可与专家学者互动问答,提高学习质量。 二、针对群体和基本要求 1、暑期回乡的大中学生和对客家文化有兴趣的人群。 2、身体健康,食宿交通自理,培训期间的安全责任自负,不收费、无补助。 3、外出活动的交通由培训班负责。 三、主办单位: 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 、香花文化研究分会 、 大客家网。 四、报名、开班时间、人数 报名时间:2016年6月下旬—开班 开班时间:(暂定)7月22~26日(每天上午开课) 报名地点:梅州市华南大道17号一楼 客家文史研究会办公室 电话 :18575307224 QQ号:306012350 联系人:李先生 培训班人数:30—50人 五、培训课程(报到时详见课程表) 1、客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2、客家文化讲座(民俗、华侨史等) 3、客家香花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4、客家山歌、香花曲唱段展示和教学 5、参观客家文化特色区及体验客家香花寺院生活(本会安排)
个人分类: 文艺|1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纪念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论文
丘立才 2016-3-12 10:30
孙中山诞辰 150 周年学术研究会论文 行易知难 学易知易 知易行易 ——弘扬孙中山思想研究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丘立才 我曾在某次学术会议上说到,在广东的历史上,在广东的思想史上,广东出了三个思想家。第一个思想家是唐朝的慧能,他把西方印度传来的佛教成功地中国化,开创了南禅之宗,他不识字而由弟子记录撰写成的《六祖坛经》,成为佛家的经典,他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成了佛家“顿悟”的法偈,他与僧对话:“风动!幡动!非风动幡动,乃心动也!”“心动”成为思想界“禅学”的开山祖。第二个思想家是明朝的陈白沙,他把唐朝慧能的“心动”的“禅学”发展为“心学”,“心为道舍,心具万理”乃心学之主旨,并以“静坐求道”发展慧能的“顿悟”,把宋朝的“理学”发展为“心学”,“心理吻合,随处体认天理”形成了“江门学派”,他的“贵疑自得”“静养端倪”,他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影响学生湛甘泉,影响王阳明,乃至影响易白沙、毛泽东。第三个思想家则是指孙中山。孙中山把陈白沙的“心学”发展为“心知”,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发展为“行易知难”。孙中山如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下去,绝对是个大思想家。只是他矢志要成为一位政治革命家,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孙中山思想的核心是“行易知难”。他用了十大证据来论证:一为饮食,二为用钱,三为作文,四为建筑修屋,五为造船,六为长城与欧洲战场(包括筑城),七为开凿运河,八为电学,九为西方化学制造品、东方的豆腐、瓷器,十为进化。其意思是说,“做一件事很容易,但要知道当中的道理或原因却很难。”举个例子:就好像请泥水工匠建房子一样。你要他建起来,不难,时间问题而已。但你要他说出建房子时的一些建筑原理或者 土木工程 知识,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那么他就不一定知道。 孙中山 创立“行易知难”作为他搞革命的哲学理论依据。就是想告诉革命者:你要去搞革命,去打仗,不难。但你想要搞得成功,你就要知道怎么去搞,以后要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怎样才能成功。要真正理解这当中的道理,却很难。不是每个人都懂。只有先知先觉者的革命领袖才懂。关于中国思想史的 大体上,孙中山认为可分成“行先知后、知先行后、知行合一”等几种类型 , 其中有的主要侧重于从认识的产生、来源方面说明知与行及其关系,作为 革命领袖是先知先觉者,而群众则是后知后觉者,革命就是先知先觉觉后知后觉的思想过程。 孙中山“行易知难”这一思想是在 《孙文学说》的《自序》中提出来的,是在民国七年( 1918 )十二月三十日上海作“建国方略”的“自序”提出。序中倾诉了辛亥革命的辛酸:“溯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者,此固予之德薄无以化格同侪,予之能鲜不足驾驭群众,有以致之也。然而吾党之士于革命宗旨革命方略亦难免有信仰不笃奉行不力之咎也。而其所以然者,非尽关乎功成利达而移心,实多以思想错误而懈志也。”“此思想之错误为何?即“知之非艰,行之惟难“之说也。此说始于传说对武丁之言,由是数千年来,深中于中国之人心,已成牢不可破矣。故予之建设计划一一皆为此说所打消也。呜呼!此说者,予生平之最大敌也。其威力当万倍于满清。夫满清之威力不过只能杀吾人之身耳,而不能夺吾人之志也。乃此敌之威力则不惟能夺吾人之志,且足以迷亿兆人之心也。是故当满清之世,予之主张革命也,犹能日起有功,进行不已。惟自民国成立之日,则予之主张建设,反致半筹莫展,一败涂地。吾三十年来精诚无间之心,几为之冰消瓦解,百折不回之志几为之槁木死灰者,此也!可畏哉此敌!可恨哉此敌!” 孙中山 创立 “行易知难”的思想 ,作为他搞革命的哲学理论依据。就是告诉革命者:你要去搞革命,去打仗,不难。但你想要搞得成功,你就要知道怎么去搞,以后要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怎样才能成功。要真正理解这当中的道理,却是很难的。不是每个人都懂的。所以心理建设、思想建设是头等重要的。他把中国传统的 “知之非艰,行之惟难”,视之为“生平之最大敌”,从而把它改造为 “行易知难”,高度重视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盖以此为救中国必由之道也” 。并指出此是治 中国的大病“暮气太深,畏难太甚”之良方。 孙中山提出的“知”与“行”、“难”与“易”的问题,是远古至今乃至于将来的永恒问题。“行”与“知”的关系不碍有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行而知之。生而知之,众生平等,是人生下皆知,皆易能行。而残疾故障人士就艰难地生存行走,社会必须给予特殊照顾。行而知之,各人所处的时间空间不同,难易程度也就不同。中国读书人传统的读本《大学》有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就包含了“ 学而知之”,又 包含了“ 行而知之”。重点在 “ 学而知之”。也是《论语》开门见山告诉人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 悦 ) 乎 ? 有 ( 友 )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社会前进的着力点在于“学而知之”。中华民族的祖先给后人发明了“易经”、“易学”,所以就要学易知易,知易行易。 易学是日月之学,易学是明白之学,易学是医药之学。易学是日月之学。 “易”字的形,上部为“日”下部为“月”。“日”,为阳;“月”,为阴。日月变化,阳阴变化,称之为“易”。日月交易,阳阴交易,是生万物,万物生长靠阴阳。“易”字的形,上部为“日”下部为“勿”。“日”,“实也,光明盛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杂帛,幅半异。所以趣民,故遽称勿勿。”光明盛实的太阳会变动,地上所竖的旗游也会移动,这种天地的变移,就称之为“易”。易学是研究日月宇宙的学问。 易学是明白之学。 上部为“日”下部为“月”。“月”在两“日”之间,懂三日(晶)的变化,是为“明”;而将“日”为之一撇,撇去“日”是为“白”。既懂“日”又懂“月”,还懂“日”“月”的变化,那就真正明白了。 人生活在地球上,人人都明白地球围绕着太阳转。明白白天是 “日”,夜晚是“月”;白天干活,夜晚睡觉。这一宇宙规律必须人人明白的,必须遵循的。 易学还是医药之学。人在自然界生活 也有“疫”病会流行于人们中间,“易”不但与“癔”、“疫”同音,也与“翳”、“益”同音,说明“易”是能医治人与“日”“月”不适的疫病。“易”的核心是“爻”,“爻”与“药”同音,阳爻与阴爻相互平衡,勿药而疫病除。因此, 易学是医药之学,中医的《黄帝内经》是《易经》在人体疫病的医治的具体体现。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关键在于明白把握易道。把握了易道就能驾轻就熟,简易到不能再简易了。易道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道是:一划开天,阴阳辟地,女男产人。 立天之道乃旡有,立地之道乃阴阳,立人之道乃女男。立天之道乃旡有,旡中生有,化有为旡。立地之道乃阴阳,地球东半球为阳,西半球为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生长靠阴阳。立人之道乃女男,男婚女嫁,繁衍后代,父教母育,顺天应命。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初知有“三易”。 《易经》是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的一部书,也就是说,是研究自然、社会、人类等发展变化的一部书。 学本知本有 三易:《连山易》、 《归藏易》、《周易》。 《连山易》、 《归藏易》或为秦火,已佚,深为遗憾! 《连山易》、 《归藏易》虽佚,仍有迹可循。《易经》 最早是以艮卦为首的《连山易》,又称《列山易》、《烈山易》,是炎帝时代的作品。接着是 以坤卦为始卦的《归藏易》,是黄 帝时代的作品。中国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时代:水的时代、木的时代、火的时代、土的时代、金的时代。炎帝为火的时代,火的时代是人类能使用火的工具,并发明使用符号,遂使人类真正告别了动物,以《连山易》为代表。黄帝为土的时代,由火的时代向土的时代过渡,作为亚文明理论的指引,以《归藏易》为代表 。 《连山易》是有符号无文字的作品, 《归藏易》是有符号无文字向有符号有文字过渡时的作品,《周易》则是有符号有文字的作品, 由土的时代向金的时代过渡,作为文明理论的指引 。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初知有“三易”。知本行本有 三易: 变易、简易、不易。一、“易”乃变易。“易”是飞鸟的形象,而且“易”与“翼”同音,可以由“易”连想到飞鸟不停止动的双翼,这是取运动,变化的意思。“易”又是“蜥蜴”的“蜴”,蜥蜴的保护色随着十二时的变化而变化,以象征宇宙森罗万象的千变万化的意思。“易”又是由“日”、“月”两个字合成的,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所以“易”又代表阴阳运动的变化规律。因此,“易”最根本的意思是变易。由阳变阴,由阴变阳。《易经》很重要的是研究阴阳的变易。由 旡 极变太极,由太极变阴阳两仪,由阴阳两仪变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由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象变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重叠而变成六十四卦,以六十四卦表示万事万物的变化。 二、“易”乃简易。所谓简易;就是简单地掌握了爻、卦、位,就可以读懂《易经》。先谈爻,一部《易经》简单地由 ▅▅▅▅▅ 和▅▅ ▅▅ 这两种称作阳爻和阴爻的符号组成,爻为易学的基本原理。次谈卦,卦起源于古天文学,“卦”字“从圭从卜“,从圭,土圭也,用泥土堆垒而成,来测日影;从卜,则是测日影不用土圭,改用八尺标竿代之,为保标竿的垂直,标竿上挂一条绳子,绳子下悬一重物,故象“卜”字,卜为易学的应用技术。一部《易经》就是简单地由八卦 ( 称经卦 ) ,两卦相重为六十四卦 ( 称别卦 ) 而组成。要读懂《易经》最基本的是要瞭解八卦所象征的自然物。后谈位。各爻在卦中的位置叫做“位”。八卦中三爻之位分别为天、人、地三位。六十四卦中六爻之位分别为天之 旡 有、人之女男、地之阴阳六位,即五爻六爻为天位,三爻四爻为人位,初爻二爻为地位。空间与时间相吻合,则初爻、二爻为人事物的潜伏、出现阶段,三爻、四爻为人事物的生长、以展阶段,五爻六爻为人事物的高潮、结局阶段。 三、“易”乃不易。变化不易的大宇宙,都具备法则性,整然有序,循环不已,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小宇宙中人的运命,也同样的具有法则性;所以说”不易”。《易经》的不易表现在:用阳爻 ▅▅▅▅▅ 和阴爻 ▅▅ ▅▅ 把握事物的符号不易。而卦中六爻位表示天位在上,地位在下,人位在中,三位不易。六爻位即变化:由太极变两仪 ( 阴阳 ) ,由两仪变四象 ( 太阴、少阳、少阴、太阳 ) ,由四象变八卦 ( 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 ,由八卦变十六卦,由十六卦变三十二卦,由三十二卦变六十四卦,这“六变”不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尽管有不同的方式,但六十四卦所表示的意义不易,且六十四卦无限循环的意义也不易。总之,整个宇宙的规律法则为:生死不易,阴阳不易。 旡中生有,化有为旡, 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万物生长靠阴阳。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阴阳阳,阳阳阴阴。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深知则有“八易”。学本知本有 八易:《连山易》、 《归藏易》、《周易》、《 兑易》 、《坎易》、《震易》、《巽易》、《离易》。易经 最早是以艮卦为首的《连山易》,接着是 以坤卦为始卦的《归藏易》,跟 着是 以乾卦为首卦的《周易》;应有以兑卦首卦的《兑易》, 接着是 以坎卦为始卦的《归藏易》,跟 着是 以震卦为首卦的《震易》;还应有以巽卦为始的《巽易》,最后是以离卦为首的《离易》。 《连 山易》、《归藏易》已过、已佚。自公元前 1144 年西伯姬昌囚于羑里演易了《周易》,周易思想作为学界主流至今已有 3160 年。 《周易》以乾卦为首的易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奠基提供了理论指导,乾为天,《周易》为周朝统治 800 年天下提供了指导思想,周易思想的核心是“三天主义”(即以“天子”授“天命”治“天下”)。乾为天,乾为龙, 乾卦就是龙卦:潜龙、见龙、乾龙、跃龙、飞龙、亢龙、群龙,中华民族号称为“龙的传人” 。周易发展至现代化的今天,“周易”当易,“兑易”当立。“兑易”是以兑卦为首的易学,到了 21 世纪《周易》当易,《兑易》当立。苍天变易以兑易始,地球变易以海洋始,人伦变易以少女始。兑易—税易—说易—悦易。兑易思想不但对中华民族有喜悦之引,对全人类也有欣悦之导。按宇宙易理发展,还会出现以坎卦为首的易学《坎易》,也会出现以震卦为首的易学《震易》,更会出现以巽卦为首的易学《巽易》,最终会出现以离卦为首的易学《离易》。届时,或许人类会“离”开地球到另个星球生活,或许人类会进化成更高级的动物,那是非今之所知了。 学易知易,知易行易,深知有“八易”。知本行本亦有八易:前述初知有“三易”: 变易、简易、不易,再加上交易、反易,对易、移易、转易这五易,共有八易,知之行之,不至陷于迷途。君不见在时空坐标中,顺着前进,不亦易乎?时间:冬春之交、春、春夏之交、夏、夏秋之交、秋、秋冬之交、冬;空间:东北、东、东南、南、南西、西、西北、北。现将交易、反易,对易、移易、转易这五易,续前“三易”简述如下。 四、“易”乃交易。交易就是阴交乎阳,阳交乎阴。《易经》本身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其中的阴阳都是变化着的,于是阳往交易阴,阴来交易阳。八卦就是阴阳交易而成,乾卦 是 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老阳和阳而交成;兑卦 是 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老阳和阴而交成;离卦 是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少阴和阳而交成;震卦 是两仪的阳仪和四象的少阴和阴而交成;巽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少阳和阳而交成;坎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少阳和阴而交成;艮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老阴和阳而交成;坤卦 是两仪的阴仪和四象的老阴和阴而交成。阴爻阳爻是如何交易成六十四卦的。可从乾卦 出发,交阴而成,也可由坤卦 出发,交阳成六十四卦。 五、“易”乃反易。宇宙间万事万物皆相反相成,阴阳、刚柔、动静、大小、顺逆、内外、往来、上下、方圆、进退、屈伸、远近、新旧、福祸、死生、有 旡 ,左右、高低……无不相反相成。有相反就有运动,就有变化。《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不由相反交易而成。六十四卦中乾卦 、坤卦 、坎卦 、离卦 、大过卦 、小过卦 、中孚卦 、颐卦 ,这八个卦的卦体颠过来倒过去,反过来反过去都不变。实际上大过卦是兑卦的正反,小过卦是震卦的正反,中孚卦是巽卦的正反,颐卦是艮卦的正反。而其它五十六卦从俯仰角度来观察就产生了反易卦。最明显的反易是泰卦和否卦,否极泰来,泰极否来。 六、“易”乃对易。八卦方位图:乾坤两者相对,天地相对;兑艮两者相对,泽山相对;离坎两者相对,火水相对;震巽两者相对,雷风相对。由此观之,对易就是比其阴阳,絜其刚柔而对观之。由八卦而对易为六十四卦,其对易的情况如下:乾卦 对易而为坤卦 ,夬卦 对易而为剥卦 ,大有卦 对易而为比卦 ,大壮卦 对易而为观卦 ,小畜卦 对易而为豫卦 ,需卦 对易而为晋卦 ,大畜卦 对易而为萃卦 ,泰卦 对易而为否卦 ,履卦 对易而为谦卦 ,兑卦 对易而为艮卦 ,睽卦 对易而为蹇卦 ,归妹卦 对易而为渐卦 ,中孚卦 对易而为小过卦 ,节卦 对易而为旅卦 ,损卦 对易而为咸卦 ,临卦 对易而为遁卦 ,同人卦 对易而为师卦 ,革卦 对易而为蒙卦 ,离卦 对易而为坎卦 ,丰卦 对易而为涣卦 ,家人卦 对易而为解卦 ,既济卦 对易而为未济卦 ,贲卦 对易而为困卦 ,明夷卦 对易而为讼卦 ,无妄卦 对易而为升卦 ,随卦 对易而为蛊卦 ,噬嗑卦 对易而为井卦 ,震卦 对易而为巽卦 ,益卦 对易而为恒卦 ,屯卦 对易而为鼎卦 ,颐卦 对易而为大过卦 ,复卦 对易而为姤卦 。六十四卦对易构成三十二对。 七、“易”乃移易。所谓移易,是指卦内的阴阳爻的移动,其移动是有规律的,即阳升阴降,阳爻上升,阴爻下降。一般来说,阳爻上升至第五爻,阴爻下降至第二爻,就是移易至正位。乾卦和坤卦全部都是阳爻或阴爻,它的移易是这样的:象征阳阴的乾坤二卦是代表天地生成万物之源,乃是基本卦,它的移易是这两卦的爻位互易,乾卦九二升于坤卦六五爻位则成坎,坤卦六五降于乾卦九二爻位则成离,而坎离两卦为上经之终;坎离二卦相配合,又成为既济(离下坎上)和未济(坎下离上)两卦,为下经之终。因此,乾坤二卦中阳阴爻位的升降,乃为八卦与六十四卦移易的基础。 八、“易”乃转易。转易(周转易)分为内转易和外转易。先谈内转易。一卦六爻之中,除上下两卦之外,另有第二、三、四爻组成一个新卦,第三、四、五爻组成又一个新卦,人们称之为互体。反之,由第五、四、三爻组成一个新卦,第四、三、二爻组成又一个新卦,人们称之为转体。互体和转体合称为内转易。内转易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每卦的第二爻至第五爻需要有变化。卦体第二爻至第五爻无变化的有:乾卦、坤卦.夬卦、姤卦、剥卦、复卦、颐卦、大过卦,这八个卦。再谈外转易。外转易在每卦的六爻中开始,万事万物都是由初爻(潜伏 ) 、二爻 ( 出现 ) 、三爻 ( 生长 ) 、四爻 ( 发展 ) 、五爻 高潮 ) 、上爻 ( 结局 ) ,这样不断地循环周转变化的。而六十四卦循环周转变化的规则,分伏羲先天周转易和文王后天周转易。伏羲先天周转易是从乾卦开始,坤卦终结,标志着自然界的易成,是自然的周转规律。文王后天周转易是从乾坤卦开始,以未济卦终,除有自然的周转规律以外,还有人伦的周转规律。自然界如此周转循环不已,人类社会是否也如此周转循环:水的时代、木的时代、火的时代、土的时代、金的时代、气的时代,是否又周转循环:水、木、火、土、金的时代,或是人类消亡,或是人类移殖,或是人类进化,这还要看人类历史未来的发展给予验证。 不管人类历史未来的发展如何,把孙中山思想的“ 行易知难”,弘扬传播发展成“学易知易”、“知易行易”,让人类简易地学之、知之、行之;并付之以行动,兑之、税之、说之、悦之地幸福生活着、前进着。
4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客家文史研究会等三个社团获评“全国先进社科组织”
东方嘉俊 2015-10-20 09:47
记者从在四川宜宾举行的“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议”上,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嘉应学院社科联、梅州市收藏家协会等三个社团被授予“全国先进社科组织”的荣誉,为我市增添了文化光彩。 据悉,这三个社团组织在今年以来,积极开展社科活动。如客家文史研究会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合作编撰《世界客家文库》(梅州卷)的文化公益工程;组织专家学者到各地调研收集我市“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史料;暑期组织回乡大学生开展客家文化田野调查;组织策划各类涉及客家文化项目研究的学术会议,团结全市客家文化研究学者为保护和弘扬客家文化发挥群体作用。
个人分类: 工作|2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梅州黄氏宗亲联谊总会奖学助学颁发大会
梁德新 2015-8-12 22:43
2015 年梅州江夏文化研究会、梅州黄氏宗亲联谊总会奖学助学颁发大会 2015 年 8 月 8 日 上午,梅州市南门黄氏总祠隆重举行奖学助学颁奖大会。这次奖学、助学颁发大会由梅州江夏文化研究会、梅州宗亲联谊会联合举办。奖学、助学活动目的是继承黄氏宗族为继承祖德,激励后裔,奋发图强的优秀传统。激励和帮助黄氏宗亲学子顺利踏入高等院校大门,奋发图强完成学业。参会的人有来自各县的宗亲代表、出资扶贫助学的王氏企业家,前来领取奖学、助学金的学生约 600 人。会议由常务副会长黄加和主持,会长黄卫昌讲了话。随后是向合符条件的 170 位学生发奖金和奖状,然后是企业家代表、学生代表讲话。会议主持人公布了这次活动捐款人的芳名。中午祠堂设宴 50 台宴请前来参会宗亲。(梁德新供稿)
1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林文映会长到嘉应学院专题讲座
林文映 2015-5-9 18:24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林文映会长到嘉应学院专题讲座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林文映会长到嘉应学院专题讲座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5-04-20 09:55:32 来源: 梅州日报 近日,趁香港嘉应商会访问团来梅访问之机,香港客化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文映应嘉应学院邀请,就香港客家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香港一座名正言顺的客家村落——祟正新村等内容,进行客家文化专题讲座,该学院五十多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毗邻深圳的香港,开埠前就是一个传统客家村。在英殖民者统治时期,香港的客家文化研究肇始于 1921 年 9 月成立的香港客家人组织——香港崇正总会,发展于 1971 年在香港召开的世界客属首次恳亲大会。到 2010 年 12 月,因香港客家文化节和香港客家文化研究论坛的召开,使香港客家文化研究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2012 年 5 月,正式成立了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由此又大大推动了对香港客家文化的学术研究,在完善客家学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彭慧)
2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只我举手反对”
丘立才 2015-1-20 12:09
“只我举手反对” ——在表决通过 《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章程》时 梅县东山中学广州地区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丘立才 2015 年 1 月 19 日上午在中共广东省委机关的珠岛宾馆八角楼会场召开“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陈弘君会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作《凝聚各方力量 遵循科学规律 把叶剑英研究和宣传事业推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叶文益副会长作《关于<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章程>修改的说明》,朱瑞钦作财务情况报告后,会议主持人对议程“表决通过工作报告、章程修改的说明及财务报告”时,绝大部分会员代表举手通过,只有我一人举手反对。 我为何举手反对?我认真阅看了印发给参会每个代表的《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章程》第三条:本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按照存史、资政、育人的要求,团结本会会员,开展对叶剑英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研究与宣传工作,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听了叶文益副会长所作《关于<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章程>修改的说明》五点中的第一,“关于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南。为此,新《章程》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在‘本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后面,建议补充‘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这一句”。而听了陈弘君会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作《凝聚各方力量 遵循科学规律 把叶剑英研究和宣传事业推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中“进一步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这部分内容里强调:“要做好史料征集、研究和宣传工作,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必须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正确的办会宗旨。”此时,我对《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章程》中的“指导思想”开头部分,我就糊涂了:是以“马克思主义”还是以“马列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疑惑的状况下,我只好举手反对。 其实,我赞成拥护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稍后我又专门向作《关于<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章程>修改的说明》的叶文益副会长讨教,他说,应是修改后新《章程》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本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按照存史、资政、育人的要求,团结本会会员,开展对叶剑英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研究与宣传工作,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印发给参会人员的《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章程》第一章“总则”中的第三条,“以马克思主义……”误打印成“以马列主义……”,是工作人员的错。 但愿是工作人员的错,不是我们思想的错,更不是叶剑英研究会的“指导思想”错,错了,就请修正过来!
1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梅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
林文映 2015-1-10 14:24
梅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
2014年12月25日梅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在大埔縣召開成立大會,廣東省作協主席、廣東省評協主席、暨南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蒋述卓教授应邀参加梅州市藝評論家協會成立雅典,我以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長身份附會雅興。
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继承丘逢甲公的遗志 尽快实现家国的统一
丘立才 2014-12-24 15:24
继承丘逢甲公的遗志 尽快实现家国的统一 ——纪念丘逢甲公诞辰 150 周年 广东丘逢甲研究会副会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丘立才 丘逢甲公于 1864 年 12 月 26 日(清同治三年甲子岁十一月廿八日)午夜,出生在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铜锣湾,即今台湾苗栗县铜锣湾。又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吉甫、蛰庵, 又号仲阏、华严子 ,诗文别署 “台湾遗民”、“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辛亥光复后改名“仓海”,世称“仓海先生” ,至今已有 150 周年。 1912 年 2 月 25 日(中华民国元年正月初八日)子时去逝,享年 48 岁。 1984 年 12 月 20 日至 26 日广东省纪念丘逢甲诞生 120 周年的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市和梅州市举行, 全国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省委、省政府领导杨应彬、杨立、曾天节等莅临指导。 26 日,在丘逢甲的故乡蕉岭县举行纪念会,共有海内外各界代表 1260 多人参加。 我向该会提交了论文《丘逢甲与文天祥》,有幸参予盛会。 2009 年 11 月 28 日,由台湾逢甲大学,中山大学共同举办丘逢甲诞辰 145 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报告会,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其教育思想,探究其诗歌创作,弘扬其爱国精神。 我向该活动提交了论文 《 丘逢甲与郑成功 》和论著《中国统一的旗帜丘逢甲》,并在邱氏书室作了《丘逢甲与历史上的台湾民主国》的学术报告。今天在 纪念丘逢甲公诞辰 150 周年之际,我撰写的文章是《继承丘逢甲公遗志 尽快实现家国的统一》,现将该文报告如下。 丘 逢甲公去逝前,将长子丘琮改名为念台,对琮儿说:“希望你不要忘记台湾,一定要继承我的志气收复台湾省,拯救那四百万的同胞脱离奴隶生活,复还祖国。”临终前 嘱托:“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非常清楚,丘逢甲公的遗志:一个是家族的统一,将清朝分裂的邱氏和丘氏统一为丘家;一个是中华民族的统一,将台湾和大陆统一为中国。 丘逢甲毕生奋斗,未能成功的志向,就是要求子孙后代能实现他的家国尽快统一。何谓“志”?何谓“遗志”?“志”是“心”的“意向”:向东为“魂”,向西为“魄”,向北为“精”,向南为“神”。人的“魂魄”离开后,遗留下的是“精神”、“志向”。“遗”是宝“贵”的生命“辶”(走)了。“遗志”是“遗”留下宝贵的志“向”。 丘 逢甲公“遗”留下宝贵的志“向”: 一个是家族的统一,一个是民族的统一。 这不但是丘氏子孙应时刻不忘逢甲公的重大志向,而且也是中华儿女时刻不忘逢甲公的重大志向。 先来谈一谈丘逢甲关于丘氏统一的志向。他 出生在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铜锣湾,即今台湾苗栗县铜锣湾家中。此家由曾祖父丘仕俊( 1756 ~ 1828 )于清朝乾隆年间由广东镇平县( 1914 年改为蕉岭县)迁徙到台湾台中县东势镇。至今,由镇平县(今蕉岭县)迁徙到台湾的居民已有 46 万之多,而镇平县(今蕉岭县)人口才 23 万。在台湾的丘仕俊生有三子:长丘学举,次丘学观,三丘学祥,学祥( 1800 ~ 1872 )为丘逢甲的祖父。丘学祥生有三子:长元珍,次元珠,三元宝,元宝( 1833 ~ 1911 )字龙章、又字诰臣、号潜斋,为丘逢甲的父亲。丘龙章的元配妻子胡氏生下长子丘先甲后去逝,娶台南“福佬人”的养女陈掌妹为续弦,生下丘逢甲、源甲、树甲、瑞甲,陈掌妹去逝后再娶杨氏,生下兆甲、崇甲、同甲、世甲、秉哲、秉宏。 丘逢甲的丘氏家族,本姓为姜,为 周朝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辅佐文王、武王建立周朝,被封于山东齐国,建都营丘(今淄博)。姜子牙(吕尚)第三子姜穆,纪念父亲封地为齐国营丘;实乃齐太公姜子牙(吕尙)给三子姜穆以领地,名曰封丘,世居河南封丘。号称“河南堂”,丘氏始焉。姜子牙封齐国营丘的周朝公元前 1046 年至今有三千年多,姜姓分出有尚、望、齐、丁、崔、聂、丘、厉、高、卢、柴、年、桓、庆、贺、谷、栾、查、左、骆、连、国、浦、章、柯、井、畅、晏等 28 种姓氏。丘氏由姜姓出,丘氏得姓亦有三千年之多。 丘氏由周朝穆公始,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朝,至清朝(顺治、康熙)帝后,为“丘”历时两千多年,至清朝雍正三年( 1725 年),雍正皇帝颁发诏谕指示,孔子是至圣,孔子名 “ 丘 ” ,为了尊敬先师,后人必须避讳。于是朝廷的文官开会讨论,议决凡是姓 “ 丘 ” 的人,必须在“ 丘 ” 字的右旁加上 “ 阝 ” 成为 “ 邱 ” ,地名如有 “ 丘 ” 字则改为其他名字。文官们把议决案向雍正皇帝上奏获得批准,从此, “ 丘 ” 姓族人都奉旨改姓 “ 邱 ” 。违背圣旨是要杀头的,丘逢甲如不把自己的姓氏写成邱逢甲,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不可能有,更不要说能录取为进士,并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 在辛亥年,广东光复翌日( 1911 年 11 月 10 日)丘逢甲即登广告于报端,号召丘氏同宗一律恢复丘姓,理由有二:一、 姜太公是周朝初年人, 丘为其三子穆以封丘为氏, 孔子是东周春秋时人,没有前人避后人 之 讳 之 理 ;二、 避讳 为 封建意识 产物 , 革命告成,无庸仍此旧套。 中华民国成立时,台湾地区仍处于日本殖民统治,所以台湾大部分 丘 姓族人 仍 继 续保留“ 邱 ”,只有丘逢甲家族才使用“丘”氏。至今,丘氏的历史已有 3000 年,而邱氏的历史却不到 300 年。 丘逢甲“义不臣倭”,回到大陆后,在祖籍地广东梅州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修建了一座“培远堂”安家了。他在家乡和祖居地福建上杭创办“族学”,为丘氏子弟培养人才。 1905 年丘逢甲应邀来到我的家乡梅县白宫富良美村,与丘氏族人商议,将丘家的几间私塾合并,创办新式学堂“鹏飞学堂”, 1952 年我就在这间小学开始就读。丘逢甲回大陆后奉光绪皇帝圣旨:“落籍海阳”,便主讲韩山书院、东山书院、景韩书院,创办汕头“同文学堂”,后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教育司长等职,以教育来拯救家族、拯救民族,统一家族、统一民族。 再来谈一谈丘逢甲 关于中华民族统一的志向。 清朝雍正三年( 1725 )分裂了中华丘氏家族, 170 年后的清朝光绪二十年( 1895 )把台湾割给日本而造成分裂中华民族。丘逢甲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献出无数的心血。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 1895 年 4 月 17 日清廷与日签订《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和台湾、澎湖列岛割给日本, 4 月 18 日丘逢甲刺血“拒倭守土”,并与台湾籍举人上书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 4 月 28 日俄、德、法三国干涉归还辽东半岛后,丘逢甲又刺血“誓不服倭”,并指出:“清廷虽弃我,我岂可复自弃耶?” 5 月 17 日日本新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起程赴台,在海上与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签订将台湾移交的仪式后, 5 月 25 日丘逢甲和俞明震(现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曾祖父)进士等人刺血上书:“台湾绅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戴圣清”,并成立“台湾民主国”,建国年号则为“永清”,寄寓永远隶属清朝之意。有说,丘逢甲任台湾民主国副总统;有说,任团练使;有说,任全台义军统领;俞明震则任台湾民主国内务大臣。日军登台后,台北沦陷,丘逢甲与台湾军民在新竹一带与日寇浴血奋战了二十余昼夜,寡不敌众,直至“饷绝弹尽,死伤过重”被逼后撤。此后又在台中一带转战月馀,复“又大败,全军尽丧,逢甲仅以身遁”。最后,部将谢道隆劝其内渡,徐图收复。丘逢甲深知大势已去,不得已乃于 1895 年 7 月 25 日告别亲友离台内渡,船抵泉州,东望痛哭,呕血几死。 “台湾民主国”在台湾虽仅存两月便消亡,胡适评价,“台湾民主国为东亚第一民主国”。丘逢甲和孙中山一样毕生追求民主,以“民主”立国。丘逢甲说:“是吾志也,吾欲行民主于台湾,不幸而不成,今倘能成于内地,余能及身见之,九死而无所恨也!” 1911 年 12 月 30 日孙中山在上海第一次见到丘逢甲就说:“丘先生在台,建立共和,无人不知,我与你神交二十年,今日获见,大慰平生。”其时,丘逢甲还与胡汉民、伍廷芳等分别对寓居在沪的广州、潮州、嘉应、肇庆各属同乡殷商募集“民国”开国盛典的款项,一共募得有 70 馀万银洋,使得“中华民国”开国大典在南京顺利举行。 1912 年作为广东三人代表之一的丘逢甲,赴南京出席中央临时政府成立会议,被选为参议院参议员,也是 46 名出席会议中唯一的台湾省籍代表。 1912 年 2 月 25 日因病在家乡广东蕉岭县去逝,临终前嘱咐:“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中华民囻二年葬”,以“民”在“囗”内的“囻”(国)字来表达他以“人民民主”立国的志向。 丘逢甲公诞辰有 150 周年了,逝世也有 102 周年了,至今丘氏家族未能统一,中华民族也未能统一,丘逢甲公的遗志尚未实现。清朝分裂了我丘氏家族,也分裂了我中华民族,清朝被推翻也有 102 年了,如今全国上下又在热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奋斗”时,就必须首先要为丘氏家族的统一、中华民族的统一而努力奋斗。没有这一前提,进行伟大的复兴中华民族之梦,都只是空梦!高喊进行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口号,也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女士们、先生们、丘氏宗亲们、朋友同胞们:让我们共同继承丘逢甲公的遗志,尽快地实现 家国的统一! ( 2014 年 12 月 21 日于广州丘氏书室)
个人分类: 思想|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